从陌生男女,有缘相识相恋到准备组建新家庭,本是人生美事。但近些年,狂飙式增长的彩礼让美事夹杂着不少的愁绪。如今,高额彩礼已成为居民们茶余饭后关注的焦点。结婚是否可绕过彩礼这道坎?彩礼该给多少……
高彩礼让“爱”成往事
嫁女儿收彩礼,这是已延续了千年的婚嫁习俗之一。然而如今动辄几万甚至几十万的彩礼成为有情人结婚路上的大坎。有些家庭为了娶到一个媳妇,不得不全家举债度日;也有情投意合的情侣,因给不起彩礼,无奈分手。家住三元社区的小刘对此深有感触。
“我们谈了三年感情很好,但最后还是让现实击碎了。”小刘说,当初自己和女朋友在大学认识的,同在厦门读书的两人可谓是情投意合,毕业后双双留在厦门工作,去年初开始,双方进入了谈婚论嫁阶段,原本两人以为结个婚、办个酒是很简单的事情,可没想到,双方家庭在彩礼这个问题上闹起了矛盾。女友的父母先要求给六万元,自己刚工作不久根本就没能力,父母筹措一番后终于凑齐了。可随后女方家又要求加三万买金饰,小刘觉得女友父母有点强人所难,就表示实在拿不出了,于是婚事只好搁置下来了。期间他和女友常因彩礼事情闹小矛盾。令他没想到是,他和女友间的小矛盾日积月累让他们越走越远,今年初他们两人分手。
家长内心的“彩礼经”
高额彩礼让一些情侣分道扬镳,也让不少准婆婆们忧心忡忡。“现在娶媳妇,彩礼要是没十万八万,难啊!”高额彩礼令将成为准婆婆的陈阿姨很是发愁。海滨社区的陈阿姨有两个儿子,大儿子前年结婚了,今年小儿子打算和女友结婚。虽然陈阿姨的家境不差但前年大儿子结婚他们家花了近二十万,其中彩礼占了一大半。“现在物价都涨了,今年小儿子娶媳妇估计花的要更多。”一想到这些,陈阿姨就很烦。她希望准儿媳的彩礼不要水涨船高,不然真要吃不消。
和陈阿姨不同的是,李大姐生了两个女儿,虽然还未出嫁但已都是适婚年龄了。对于女儿将来出嫁彩礼问题,李大姐说自己是这么考虑的,彩礼她会收,并把它作为嫁妆回赠给女儿,让女儿以后在夫家有一定的经济地位。同时,要求彩礼也会让未来女婿意识到自己是花了很大的代价才娶得媳妇,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婚姻。“哎!有哪几个父母会想着嫁女儿能得到多少好处,只是希望她们以后生活更有保障些。”李大姐如是说。在走访中不少女方家长的想法和李大姐相同。
专家:彩礼应该量力而为
对于结婚彩礼习俗记者采访了有关民俗专家。专家分析称,这些年,随着经济的发展,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,彩礼自然也水涨船高。尤其是一些乡镇,多数人婚姻观念相对比较落后。有钱人越来越多,攀比风也越来越盛。
民俗专家们认为,彩礼应该量力而为,健康的婚姻应该是建立在双方相互了解的基础上,这样的婚姻相对比较稳定。婚姻是需要物质基础的,但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基础,还应包括脾气、品德及双方是否谈得来等为考虑因素,才能抗击生活中的各种风雨。高彩礼婚姻是不稳定的,极易造成婚姻的破裂。
延伸阅读
结婚彩礼钱花费趋向
中国改革开放以后,“结婚彩礼钱”,一词跃然于中国社会婚姻风俗中,在20世纪70年代末,“结婚彩礼钱”主要花费区域是有四大件之称的“自行车、缝纫机、收音机和手表”,后人沿用“四大件”之说,表达“结婚彩礼钱”的内涵。
70年代
20世纪70年代“四大件”具体包括自行车、缝纫机、收音机和手表。人们也形象地称其为“蹬蹬、转转、听听、看看”。
80年代
20世纪80年代“四大件”是电视机、电冰箱、洗衣机和电风扇。
90年代
20世纪90年代“四大件”是在80年代基础上稍微有点调整:冰箱、彩电、空调、洗衣机。
21世纪初
2000年至2009年这十年中,关于这十年间的“四大件”说法,争议很大,最早有“房子、车子、票子和保险”四大件之说,按照现在结婚首先需求男方要有“房子和车子,稳定的工作”一说,应该比较靠谱,当然也还有其它说辞。